学生为什么不举手

学生为什么不举手


来源: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作者:陈大伟

课堂上主动举手,实质是主动精神和探索精神的体现,为什么学生学习的主动精神和探索精神越来越低呢?

在幼儿园,小朋友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通常是身体尽可能向老师面前靠、小手伸得长长的并不断晃动、嘴里大声嚷着:“老师,我来!我来!”小手密密麻麻,有人形容这是生机勃勃的“森林”。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小朋友遇到的问题很多,纪律和规范是其中的一个问题,老师要求举手“左手放在背后,右手手肘放在桌上举直”使许多小朋友受到限制,但举起的小手依然很多,未必生机勃勃却也还是“森林景象”;到小学高段、初中,“森林”开始演化,大多数学生不再举手,举手的只是一小部分学生了,有人形容这是“稀树草原”。笔者先后两次到一个班听课,明显地感觉到了这种变化:一年以前,这个班的老师很累,因为大家都争着举手和发言,教师需要维持更好的课堂纪律;一年以后,在这个班上,这位老师也很累,累在需要形成一种学生思考和参与学习、积极举手的课堂氛围。

到高中阶段的课堂上,则几乎看不到学生主动举手要求回答问题的了,教室里没了主动举起来的手,当学生被老师点名叫起来时,被叫者慢慢吞吞、很不情愿。我在一节高中课上,发现一部分未被叫者不仅有了“庆幸”的感觉,甚至以不怀好意的轻笑“幸灾乐祸”,实际上,这里已经没有了生气,有的只是可怕的“荒漠”。

课堂上主动举手,实质是主动精神和探索精神的体现,为什么学生学习的主动精神和探索精神越来越低呢?

一段时间,我也是不同意把这种变化的责任归咎于学校教育和教师的,因为人的成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我国的传统文化倡导内敛、反对个性张扬。君子“敏于行而慎于言”、“三缄其口,沉默为金”更是成了修身明训。在这种文化背景中成长,我们就不敢奢望学生举手中的“生态景象”永远是森林。

2001年夏天,西南大学的靳玉乐先生给我们讲课,他说他到台湾讲学,发现台湾的中小学校长水平高,办学思路清晰,办学理性强;同时他以这么一个故事告诉我们台湾校长们很爱提问:在他的一个报告会上,有一位姓陈的小学校长三次起来提问,这使其他校长面有愠色——因为他们将失去一些提问的机会,这位陈校长于是当着同学们自我解嘲:“可能我是一头愚蠢的猪,所以我的问题就多了一点。”

每当我对这头“愚蠢的猪”生出敬意时,我都要想,大陆和台湾同样受着中国文化熏染和陶冶,台湾的一个案例也许不能说明什么,但是对于举手变化产生的原因,完全归咎于学校教育和教师是片面的,而完全归咎于社会、文化不仅也是片面的,不负责任的。

认真研究课堂上教师对学生举手提出问题的一般作法,我们不能不承认:很多时候,学生的主动精神和探索精神在被我们一点一点扼杀,我们在破坏这课堂上学生举手的“生态”。

我曾多次与中小学教师交流,我问大家:“当学生被我们叫起来,我们在干什么?”老师大多承认: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倾听,听什么呢?听答案,听是不是我们期望的答案。也就是说,对于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我们关注、评价的不是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过程,而是他们答出了什么,关注的是他们回答问题的质量。

过于关注回答问题的质量——衡量质量的标准又大多是依据我们教师自己的标准——带来了如下问题:首先,既然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必然会有不同的结果,那么老师、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也就不可能有相同的答案,除非这种答案就明明白白地在书上、或黑板写着(这样问题本身提问的价值就不大);其次,教师相对学生是成熟的,而且通过备课是有准备的,学生则是成长中的,没有经过预习就不可能有很好的准备。因此,按照自己的标准,学生的答案总是不完善的。对于不完善的答案,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怎么做的:一些老师选择了补充;一些老师不耐烦的要求“坐下!”;还有一些老师选择训斥和责难……

有人作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玻璃杯中放入一只跳蚤,这只跳蚤能够很轻易地弹出玻璃杯;如果把玻璃杯口用透明玻璃盖住,开始的时候,跳蚤尚能奋力上跳,但每一次都有玻璃挡住,过一段时间,把杯口的玻璃拿掉,这时,跳蚤上跳已经达不到杯口的高度了;如果不断地将上面的玻璃降低,跳蚤上跳的高度越来越低,最后,这张玻璃将跳蚤训练成了“爬虫”。

是否可以这样假设,幼儿园小朋友参与的天性、求知的渴望就如跳蚤天生的跳跃能力,我们的教育本应成为推进器和加油站使他们能够跳得更高,但是重结果、轻过程,缺乏主动精神、探索精神的支持鼓励环境的课堂教学反而成了这杯口的玻璃。

学生举手后,我们该怎么办?

曾经有一些教师希望在准备优质课竞赛时,给他们以帮助,我建议首先善待学生举手:一是真诚地倾听,不要一边是学生讲着,一边是我们在板书或做其它什么;二是对每一位站起来的同学,都真诚地说:“请坐下。”

许多老师并不在意这些细节,也有老师觉得“真诚”不起来,他们说:有的学生对问题想都没想好就站了起来;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答案就举手;有的学生是为了哗众取宠,破坏了课堂纪律……

其实稍加分析,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应该完全怪学生。站了起来才发现对问题还没有想好,并不等于学生在问题提出来时没有想到答案,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感觉记忆(也叫瞬时记忆)如果不进一步加工,视觉的感觉记忆在1秒以下,听觉记忆在4~5秒以下,当我们提出问题时,学生可能已经找到了答案,但他们还没有对它进行加工就举手了,起来以后,感觉记忆时间已经过了,他们就忘了答案了。

不知道答案就举手的原因比较多:

有的是为了赢得一点自尊,显示自己对教学内容也是懂的;

有的是为了从众,如新课程提倡小组学习,为了小组形象和小组的声势,小组的同学都得举手;

有的还是为了老师的面子,为了“配合老师”,显示老师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公开课、优质课的时候),参与营造热闹的教学氛围……

哗众取宠的学生为什么哗众取宠,为什么会破坏课堂纪律?一般而言,哗众取宠目的在于引起老师的关注;那么,为什么冒着受惩罚的危险引起老师关注呢?更多的原因是我们平常对学生关注不够。

    旧文,刊于《教师月刊》2014年1期(此处有删节)


·上一篇文章:一堂好课的10个标准
·下一篇文章:王开东:教师要有“工匠之心”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jjr.com/news/jsketang/15328143241J5I18DBJJ4CE5IHDGKBG.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