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几点艺术

家庭教育的几点艺术


来源: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作者:佚名

  三、掌握分寸   严慈适度

  家庭教育中有一个难以把握的分寸、尺度问题。

  许许多多的家长好走极端,一会儿认为“严师出高徒”着实有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也是真谛所在。于是时刻对孩子讲纪律、讲规矩,成天的挑孩子的毛病,甚至达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结果面对一个个呆若木鸡的子女,自己的心被深深的刺痛了。经过上一次的实践,总结了经验教训。又开始觉得民主、平等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爱的教育”又是功效非凡。顿觉得如获珍宝,于是和孩打成一片,没了界线。其结果是丧失了威信,自然也失去了教育的权利。自己的心又一次深深的被刺痛了(家长学院:父母学习成长的最佳学校)。因此家长们纷纷很有诗意的抱怨“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我究竟做错了什么?这就是没有把握好尺度问题。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度,亦即界限,我做好事,也要把握“度”的问题,超过了限度,好事也能变成坏事。“真理再走一步,便成为谬误”、“过犹不及”都是这个道理。教育子女也要掌握度的问题,才能达到预期目的。严格过了头就变成了苛刻,容易使孩子产生反感、对抗的情绪;如果我们爱的过分就会变成溺爱,没有了距离感,孩子又不把你放在眼里,把你的话当作是耳边的风、天边的云。这个‘度’的问题不好把握,弄不好就容易走极端。那么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的状况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分析一下。

  这是发生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事,中日两国联合搞了个小学生夏令营,在这期间地发生了许多值得人深思的事。

  Ⅰ在窜越大草原的时候,日本的小孩表现的很顽强,有的体质不好,可是还是咬着牙向走。老师实是不忍心,强行把他们抱上车,可是他们趁老师不注意,又跳下车坚持自己走。而中国的孩子一看这么累,这可怎么办,哎呀!我的妈!得想个方法歇一会儿,于是乎有人想到了弄坏自己身上的背包带,不能背了怎么办,只好放在车上,这样就减轻了负担。不长一会儿的时间,这一经验就在中国的孩子中得到了普遍的推广;更让人哭不得,笑不得的是:有的孩子居然想到了装病这一着,本来为伤员准备的车于是装满了书包和一群中国装病的孩子。

  Ⅱ当汽车陷入到泥水中的时候,日本的孩子纷纷奔向前来帮助推车,而有一群中国的孩子却站在傍边为其他的人喊起了口号,一副十足的领导派头,却不过来帮忙推车。

  Ⅲ在夏令营过程中,中国的儿童经常受伤,而日本的孩子却很少,中国的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差。日本的孩子热爱自然,见到草原上有鸟巢,找树枝把它们围起来,而中国的孩子不但不如此,却一个个争抢鸟蛋,其场面好不热闹。

   Ⅳ在夏令营活动的这段时间里,日本的孩子生病了,都能自己照顾自己,不用别人的帮助;而中国的孩子一生病,如果得不别人的照顾,就会变得脾气暴躁,更别提自己照顾自己了。

  Ⅴ每到一处宿营地的时候,日本的孩子能迅速的准备好一切,生火做饭,等到日本的孩子吃完饭后都已经休息了,中国的孩子还没讨论清楚究竟如何做饭,等到开始的时候,生不着火、不知道加多少水、做出的饭不能吃等等,实在令人目不忍睹。

  Ⅵ再看一看家长  

  在日本,报名参加这次活动的人数实在是出乎意料,家长们十分支持孩子参加这样的活动,纷纷鼓励孩子参加。而中国的家长却十分怕孩子吃苦,纷纷阻挠孩子的参加;不但如此,在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只要有点势力的家长,大部分开着车尾随在队伍的后面,还不时的劝孩子退怯,这就是我们的家长。

  广大的家长可以回想一下,我们平时是怎样对待孩子的?我们的孩子是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除了学习他还学习,他们还做多少其它的事情呢?吃完饭后有人洗碗,睡完觉后有人叠被;削好的水果送到面前,还得看心情好不好才肯吃,父母精心为孩子选的衣服,孩子却连看也不看一眼就扔到一边去了。再想一想,你们的家长想当年是如何对待你们的?能不能和现在同日而语呢?可是你有没有觉得你的孩子对你的感情要比你们对你们父母的感情来要更深一层呢?别说深,不知道要浅多少!这是怎么一回事?我们这样的深爱着我们的孩子,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进的一场没销烟的战争中败阵来?我们的爱又到那里去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方式?我们是怎样走上这样的教育之路呢?

  当年你们在毛主席他老人家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引下,来到了农村,接受了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晚上扯着猫尾巴才能上炕睡觉的日子;同时也错过读书的好时光,梦想中大学和自己擦肩而过。而后往城回乡,又过了一段“顽固不化白菜汤,死不悔改包米面”的生活(家长学院:父母学习成长的最佳学校)。以历了这么多苦和难,我们于是懂得了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要去珍惜生活。同时也总想从孩子的身上找回自己失落的东西,总想让孩子去圆自己没有机会去圆的梦。为了这个,为了孩子,自己再辛苦也无所谓,只要孩子能学习好。一想到自己吃过的苦,就再也不想让孩子去吃苦了,宁愿自己提孩子去吃苦;尽量为孩子创造环境去学习,什么不让孩子干,只要孩子学习好,怎么都行。这样的心情、这样的做法我们十分理解,但也仅仅是局限在理解上。我想大家在这样做时候一定想着:如果爸爸、妈妈当年这样对我,如果当的我有样的好机会,我一定会怎么怎么的…… 但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孩子有没有象你想象的真正去那样做了呢?孩子必定不是你,他必定没有经历过你吃苦,他能体会到苦的真正含义吗?不能!那么他们又怎么能体会到你对他爱的深刻意味呢?他又怎么能承受的起这份浓浓的、深深的、重重的爱呢?

  不但如此,他们认为这没有什么特别的,这是父母应该做的,理所当然的事情。父母就应该端荼倒水、削苹果、就应该以我为中心、就应该……他从来不认为这是一种爱、一种关心、一种呵护、一份浓浓亲情。这样也就出现了不少令人心寒例子:有一位母亲平时对孩子好的那个劲就不用说了,只要能为孩子做到的他都尽力的去、不能做的想方没法也要做。一次这位母亲重病住进了医院,在她住院的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她的女儿也没去看她。她自己想象着女儿学校里有这样、那样事儿,所以不能来,这样才能宽慰自己。出院回家以后,她悬着心问了一句女儿为什么不去看她,女儿的回答是:“我去看有什么用,你能马上好吗?”这位惊住了,呆呆的母亲一边回想着女儿前一次生病时,自己无微不致的照顾的情景,一边抑制不住的流下了眼泪。她觉得自己有好多好多的委屈,却不知从何说起!这就是我们的真爱,这就是我们的教育成果。让我们记住马卡连柯的话吧,“总认为自己是父亲、是母亲,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可以牺牲一切、牺牲自己的幸福,以为这就是爱,这就是人间最纯洁的、最高尚的、最无私的爱。但恰恰相反 ,最可怕的事情就是用父母的幸福栽培儿童…过分的爱,以儿童为中心的家庭,只能培养出冷酷无情、毫无心肝的利已主义者。”你爱的动机是美好的、无可厚非的,但其结果却是触目惊心的、始料不及的。

  我们说生活水平、物质水平好了,并不是让我们教育孩子去享受,并不是叫我们在前面拿着显微镜铺平道路,然后再让孩子安全在上面走;而是让我认利用这现代化的文明去创造条件,叫孩子更深的体会到生活的艰辛,更深的洞悉人生的辛酸。继而让孩子清楚,生活多曲折,而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生活;让孩子明白,人生多坎坷,而他们要独自去面对这一切。 现在的积蓄是为了将来的迸发,今天的苦中苦是为了明天的甜中甜。这才是我们的真爱,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切记!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美国幼儿园给家长的20条寄语
·下一篇文章:专家谈家庭教育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jjr.com/news/zhfm/1352916295884B620H29561DJ2FE20I.htm